中新网昆明12月4日电 (黄兴鸿)“我喜欢佤族织锦,这些年一直进行培训、创新、推广等活动,并带动一批群众实现增收,心里特开心。”12月4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的李宪兰如是说。
图为在李宪兰(右)鼓励、培训下,一些男子也开始从事佤族织锦工作。黄兴鸿 摄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地处中国西南,与缅甸接壤,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2021年,该县的佤族织锦技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出生于1965年的李宪兰是该项目的非遗传承人之一。
“我22岁到西盟从事教育工作后喜欢上佤族织锦并学会制作,退休后成立了公司和佤族织锦非遗工坊,一门心思用到佤族织锦传承保护和宣传推广上。”李宪兰介绍,佤族织锦是佤族妇女世代相传的传统技艺,织锦使用的工具是竹木制成的腰机,所用的纺线原料以棉、麻为主,色彩以黑色和红色为基本色调,其他颜色为辅助色。佤族织锦所表现的色彩和图案,涵盖了佤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佤族人民重要的民族文化标识。
图为游客挑选西盟佤族织锦产品。黄兴鸿 摄
此前,佤族织锦主要在佤族地区流行,为让佤族织锦走向更大的市场,李宪兰不断改良、创新,在保留古老的佤族织锦技艺的同时,融入更多颜色、图案等,推出一批更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产品。
近年来,李宪兰共培训西盟佤族织锦群众5000余人次,其中,一些男性受到鼓励也开始学习织锦。此外,她还帮当地织锦群众找销路,带领大家一起增收。目前,西盟创新的服装、服饰、挂件等佤族织锦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西盟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苏艳介绍,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对佤族织锦的政策扶持力度,截至目前培养佤族织锦技艺非遗传承人50名,建成一批培训基地、非遗工坊、新兴文化企业;培训3000人成为织锦能手,年生产佤族织锦手工成品逾20000件,人均增收逾8600元人民币。通过“非遗+产品”“非遗+文旅”,2022年以来,该县共接待游客逾75万人次,带动佤族织锦等产品销售。佤族织锦在保护传承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正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动能。(完)
中新网12月4日电 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公报消息,香港特区政府今日(12月4日)发出严正声明,因涉嫌违反“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被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拘捕的周庭,公然于社交媒体表示将弃保潜逃,罔顾法纪,特区政府会全力依法追捕,并严厉谴责这畏罪潜逃的羞耻行为。
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12/04/fdccd8a5da6a45d9aacd1a7afb177f80.jpg" alt="前“港独”组织“香港众志”成员黄之锋(右)、周庭(左)及林朗彦(中)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
前“港独”组织“香港众志”成员黄之锋(右)、周庭(左)及林朗彦(中)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声明指出,周庭公然表示将无视警务处的保释条件,诚信彻底破产,亦从没认真面对其涉嫌违反法纪的所作所为,试图逃避法律后果。无论她以何种借口堆砌或尝试欺骗同情,均无法遮掩其虚伪的羞耻行为,以及目无法纪的本质。
危害国家安全是极度严重的罪行,特区政府会全力打击,追究到底。任何逃犯都不要妄想潜逃离港就可以逃避刑责。逃犯除非自首,否则会被终身追捕。
特区政府劝喻周庭回头是岸,与警方合作,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改过自新,否则将泥足深陷,后悔莫及。
据此前报道,因牵涉违反香港国安法案正保释候查的前“港独”组织“香港众志”成员周庭,日前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正在加拿大多伦多求学,原定12月底回港向香港警方报到,但决定不回去报到了。周庭此举相当于宣布弃保潜逃。
警方呼吁当事人悬崖勒马,不要选择走一条不归的路,一生背负“逃犯”之名。
周庭今年27岁,2020年入狱前活跃于一些非法的政治运动。2020年12月2日,周庭因2019年6月21日煽惑、组织及参与包围香港警察总部,被裁定“煽惑他人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成立,判囚10个月。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薛伟 摄
对于此事,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日回应指出,香港警方已就此作出回应,强烈谴责公然挑战法纪的不负责行为。我想强调的是,中国是法治国家,香港是法治社会,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任何人都没有法外特权,任何违法犯罪行为必然受到法律的惩处。